3月19日上午,阳光灿烂、微风和煦,伴随着运动员进行曲,皇冠体育,皇冠体育平台区玉湖镇郑厝小学126名学生奔向操场,整齐列队。他们高举红旗,沿着规定路线跑操,随后又在动感的音乐中,有节奏地跳操,青春朝气溢满整个操场。而在一个月前,这100多名学生还分散在不同的学校。
近期,玉湖镇洪厝埔村、郑厝村、詹厝村3所乡村小学实现合并。随着“新”郑厝小学的开办,一场延续了两个世纪的村落矛盾因学校布局调整得以化解,在当地传为佳话。这不仅让孩子们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,还探索出教育资源优化与乡村治理创新的融合之道。
据了解,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,乡村学校生源外流现象突出,玉湖镇洪厝埔小学和郑厝小学各自仅剩60余名学生,詹厝小学更在两年前停办。合并办学势在必行,但令人揪心的是,洪厝埔与郑厝两村因历史积怨,200年来互不通婚、互不往来,这种情况加深了两村隔阂,也让学校布局优化难上加难。
今年开春,事情迎来转机,一封《致村民和家长朋友们的一封信》成为化解历史积怨的“钥匙”。玉湖镇教育组立足教育长远发展,提出以郑厝小学为中心,推动三村“抱团办学”的方案。该方案得到村干部和村民的大力支持,郑厝村和洪厝埔村在短短6天内就成功商议化解旧隙,实现了两村关系的“破冰”。随后,詹厝村也顺利加入合力办学阵营。郑厝村公益理事会会长郑天福告诉记者:“年前就提出这个方案,我们理事会和本村村干部都非常支持和拥护。理事会和村干部主动找洪厝埔村的老者、干部座谈,彻底化解这个心结。两村今后将携手团结,一起集中到郑厝村办学,这有利于两村学生就近、安全入学,方便学生家长接送,提高了教育质效,对发展乡村教育具有非常大的意义。”
从正式启动学校布局优化,到三村完成教育整合,仅用不到一周时间。在新的办学格局下,学生们得以共享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。各村也积极发动社会力量,筹资80多万元,谋划推进郑厝小学改扩建工程,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。郑厝小学校长林龙波说:“教育兴旺,必有栋梁;抱团办学,共谱华章。接下来,玉湖镇教育组还将大力推动郑厝小学的全面改造,包括校舍的翻新、教学设备的更新等。我们非常感谢上级的领导、村干部和乡亲为郑厝小学全体学生所做的贡献。我们郑厝小学全体老师也将培育好所有学生,努力让他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。”
如今,玉湖镇教育组组长陈宝泉为洪厝埔村和郑厝村创作的《和谐之歌》,已成为连结两村情感的新纽带,也作为郑厝小学特有的诵读“教材”,成为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