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汕许珍时
正月廿三“游”城隍
揭阳城隍庙是广东省现存最大规模的同类古建筑。城隍是古代中华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,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,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。揭阳城隍庙位于广东揭阳东门城隍街,建于宋绍兴十年(1140年),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县丞许德重建。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。揭阳城隍庙建筑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和潮汕地方传统工艺特色。主体建筑为木、石承载结构,力学结构科学严谨。大殿四壁仅仅起着防护作用。建筑结构防震性能很高,历经明代以来几十次地震,巍然不动,展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。成了今人研究古代建筑的标本。
历代许多文人骚客,达官贵人,在这里吟诗咏和,留连忘返,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宝。包括楹联、匾联、灯橱联等,共有32幅,主要宣传道教,以地方史实故事阐述作为喻体的教义,最为著名的一副对联是:为善不昌祖宗必有余殃,殃尽则昌;为恶不灭,祖宗必有余德,德尽则灭。近几年来,修葺一新的城隍庙吸引了许多海内外的侨胞、有识之士纷纷前来瞻仰,并为该庙泼墨题匾书联赋诗,大大地提升了城隍庙的知名度,使之成为揭阳的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。
在漫长的岁月中,揭阳城隍庙还长久保留着祭神、游神、娱神的庙会活动,其中以游神最为隆重,旨在祈求平安吉祥,风调雨顺,也是为驱邪惩恶,扬善教化。每年正月廿三,一年一度的揭阳城隍庙会巡游活动举行之时,现场彩旗飘扬、鼓乐齐鸣,英歌舞、舞狮、舞龙、武术、标旗锣鼓等喜庆的民俗表演精彩纷呈。巡游活动规模宏大,所到之处,观者如潮。
随着时代变迁,传统的城隍庙会在演进过程中发生了改变,其性质也更加多元化。如今以城隍出巡为主的庙会,游神赛会的色彩浓重,而原来的信仰意识已大大淡化。作为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俗活动,城隍庙会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不仅呈现多彩的民俗盛宴,更表达着人们对新年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。